消费
本土消费有误区?
好工艺更堪玩味
并未如此悲观的红木生产者和爱好者们,则把当下看做一个很好的契机,唤醒那些真正喜欢古典家具的人,去品鉴文化内涵及古典家具的韵味。如今,红木家具早已突破了“只有老年人才喜欢”的偏见,红木家具的青睐者不乏时尚年轻白领,在享受快节奏生活的同时,也需要经历一分优雅,品味一种气质。
有一种说法是,事实上当前的红木家具与中国古典家具之间,除了“高身价”实现了无缝拼接,其实在产品内涵、设计、工艺、工匠精神等不可或缺的因素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沈志明透露,其实在古代,并非只是黄花梨、紫檀这样的名贵红木才算作是好东西,像榉木、榆木才是文人玩得比较多的,现在市场流行的那些名贵红木材料,又追求独板工艺等等,即便在古代也是达官贵人们才消费得起的,“今人重料,却多忽视在工上好好去琢磨和品味。”他举例说,尤其在中原,大多数消费者关注的是料,在买卖市场你最常听到的是“这料是啥?紫檀吗,黄花梨吗,大红酸枝吗,小叶紫檀吗?……”许多店主都表示,平常来询问黄花梨、酸枝家具的客户不少,中原消费者太关注原材料了,这点跟其他市场对比都是很明显的。
解读
专业人士更重“味儿”
家具是生活方式和格调
一位收藏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红木家具,常常是满工雕刻、繁缛不堪,体型笨重,作为家居陈设实在是过于厚重,这与传统东方美学与时代审美潮流背道而驰。
作为专业人士,沈志明看家具主要看“味儿正不正”。“这个圈椅放在眼前,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是很舒服”。他以苏式家具为例,将器型、图案、工艺结合,追求幽深致远又物象精美,讲究的是韵味,而非单纯追求材料贵不贵,是不是独板。
他以自己二十多年的木作经验指出,一件家具“美”,不应仅仅看它是什么材质的,他反倒更在意那些细腻的做工,每个弧度、阴阳角、打磨等。在古代士人眼里,那是他们生活的格调和方式,陈设布置、家具器物一切皆是主人爱好、品性和审美意识的体现。对陪伴自己日常起居生活的家具,追求简约、古朴,一几一榻都要合乎理想。
名艺名居郑州总经理逯景卫表示,如今厂家十分注重“好料配好工”,能开板的实心大料越来越少,特别是工艺,成为许多红木厂家打入高端市场的一个突破口。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的红木家具市场呼唤理性的回归,而更多异地品牌、更多工艺和风格进入市场将促进这一理性化进程。红木家具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主动放下身段,赚取合理的利润,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也将成为主流品牌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