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模板工程的主要材料是低质、脲醛胶素面的木胶合板,采用代销或直销工地的方法,在现场现锯现配、散支散拆,采用的施工方法以以手工操作为主,与上世纪50年代大量用普通木材做模板时的施工方法类似,是当前我国模板市场的主流形式。 时隔半个多世纪,在国外先进国家模板工程已走向现代化的,我们仍停留在半个世纪前的传统施工方法阶段,这无疑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但为什么市场依旧会采取这种方式呢? 在此我们根据现场常用的建筑模板进行分析: 常规胶合板的分类:木质建筑模板、清水模板以及翻新模板 1、木质建筑模板。木质建筑模板是一种人造板。采用涂胶后的单板按木纹方向纵横交错配成的板坯,在加热或不加热的条件下压制而成。层数一般为奇数(少数也有偶数)。纵横方向的物理、机械性质差异较小。常用的有五层板、七层板、九层板等;按原料材质来又分松木建筑模板、杨木建筑模板、杉木建筑模板等。松木建筑模板是北方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多用于公路及桥梁工程。杨木建筑模板是利用速生杨树种做主材料,通过胶水分层压制而成,在南方一带使用居多。目前这两种产品在市面上的报价一般在40-75元左右,根据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此类模板周转次数一般在4-8次以内。 2、清水模板。这类模板在中国北方是以优质的杨木等板材为材料,在中国南方是以杉木、桉木等板材为材料,主要是通过表面采用防水性强的酚醛树脂浸渍经过高温热压而成木胶合板模板,其表面光洁平整(一般指市面上的黑覆膜板)。因用该模板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光滑而得名“清水模板”。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中、剪力墙、垂直墙板和大坝、隧道及立交桥、拱桥等桥梁、梁柱等建筑的模板。市面报价一般在50-90元/张,有些工艺高,品质好的甚至要100元/张。这类产品的周转次数很难把握,很多厂家都声称产品能周转15次以上,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种,能周转到10次已相当不错。 3、建筑翻新模板。这类模板在广东一带基本上没有加工厂,但在山东临沂一带较多,一般是以次充好,滥竽充数,周转次数在2-4次以内,但价格非常便宜,而且经表面处理后,单从观感是难以辨别。 建筑木模板主要优点有:板面平整光滑,可锯、可钻、耐低温,有利于冬期施工,浇筑物件表面光滑美观,不污染混凝土表面,拆装方便,操作简单,工程进展速度快,可做成变曲平面模板。并且相对各类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复合建筑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等而言,建筑木模板的一次性投入较少,对私人老板而言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价廉的未必是物美的。建筑木模板的不足,也即其的瓶颈是周转次数较低。木模板周转次数超过4次易发生翘曲,后续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爆模,漏浆等现象,增加后期的处理成本;并且安装过程中需要搁栅、背楞设施料多且容易脱胶、起鼓、起壳、开裂,重新拼装时,板缝难于处理;厚度公差不易掌握,导致建筑结构界面尺寸偏差;切割质量差,要使用合金小齿锯片切割。管理不当或木板质量存在问题的话,一般周转次数难以超过10次。
|